俄乌冲突1年/美欧搞「小圈子」孤立俄罗斯难如愿
去年6月底北约峰会在马德里召开前,反战人士举行示威,要求解散北约。\资料图片
【大公报讯】综合《华盛顿邮报》、《纽约时报》、半岛电视台报道: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。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向基辅供武,刺激局势恶化,又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单边制裁,但多家美媒坦言,美国试图「孤立俄罗斯的努力已告失败」。亚洲、中东、非洲、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并不愿随美国起舞。《华邮》称,俄乌战争暴露全球深度分歧。地区危机升级加速国际秩序演变,美国对其他国家影响力的局限性愈发明显。
当地时间23日,欧盟未能就对俄实施第十轮制裁达成共识。消息人士称,波兰反对这轮制裁豁免进口俄罗斯人工合成橡胶,认为此举会令制裁不奏效。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称,尽管一些国家强烈希望此轮制裁涉及核工业,但匈牙利已明确表示,这绝对不可接受,「还有一些其他成员国在这方面也站在我们这边」。
欧洲援乌渐失民心
,,bet365下载(www.bet365gw.vip)是bet365博彩公司在线上直营的亚洲官网(365BET)。bet365下载开放bet365最新网址、bet365中国大陆网址(bet365中国备用网址)、bet365中国app下载。bet365下载是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,bet365博彩是支持人民币的博彩公司,bet365下载是博彩网推荐的体育博彩平台排名。
事实上,欧盟此前多轮对俄制裁均难以迅速达成协议。不少欧洲国家民众认为,政府跟随美国向乌克兰源源不断运送武器的同时,却要本国民众承受价格暴涨的能源和食物账单,这样太不公平。法国议员马里亚尼早前警告说,「现在我们还在讨论对俄制裁。制裁用尽后还剩什么?只剩战争!」
分析指,虽然拜登政府极力在大西洋两岸组建「反俄联盟」,但随着时间推移,这个本就松散的联盟内部分歧已经不可调和。全世界超过230个国家和地区,只有不到50个国家或地区对俄实施制裁,或承诺采取美国和欧盟的联合制裁。去年一份调查显示,不愿谴责俄罗斯的国家,人口数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。
美国中东盟友「打脸」拜登
在广大的亚洲、中东、非洲、拉美地区,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拒绝选边站队,展现独立自主意愿。美国政府曾施压沙特、阿联酋等中东地区盟友,要求这些国家增加石油产量以压低国际油价,配合西方对俄制裁,结果遭冷遇。由沙特和俄罗斯主导的OPEC+去年10月宣布每日减产石油200万桶,以提振原油价格,正式宣布拜登此前的中东之行以失败告终。
印度政府上周宣布,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印度和俄罗斯间贸易额增长400%。俄罗斯在2022年成为印度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,占到其总采购量的15%。而在2021年,俄罗斯石油仅占印度石油进口总量的1%。
土耳其也已成为俄罗斯原油和煤炭的最大买家。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可能会效仿,并以折扣价增加俄罗斯能源进口。外媒去年年底透露,新加坡对这类储油的需求也在激增,并认为俄罗斯燃料与其他石油混合完成再出口,从而使其难以被追踪。
亚非拒全盘接受西方叙事
俄乌冲突以来,非洲大陆的立场一直引发关注。虽然西方不断施压,要求非洲「谴责」俄罗斯,但是非洲多国领导人表示支持俄乌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。2022年7月至今年2月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三度到访非洲,加强对非关系,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非洲国家提供化肥、粮食、能源支持,避免陷入西方宣传的「非洲粮食危机归咎于俄罗斯」的逻辑怪圈。
南非702电台一名颇具影响力的谈话节目主持人曼亚瑟拉表示,随着战事延烧,他与许多听众开始反思为何普京非得出兵、北约与西方大量军援乌克兰是否火上浇油、过去也曾侵略他国的美国岂能期待世界听他们号令等问题。曼亚瑟拉称:「当美军入侵伊拉克和利比亚时,都有一套看似合理的说法,但我们没有相信。如今他们要全世界一起反俄,这也同样令人无法接受。我们不该在俄乌冲突上全然接受西方叙事。」印度加尔各答一名售货员杜塔称:「西方国家都很伪善,这些国家曾在全世界殖民。俄乌冲突爆发不能全怪俄罗斯一方。」
网友评论